(陈瑛)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发文时间:2018年06月14日  发文作者:系统管理员

《以苏州民间习俗为题材,开展大班幼儿美工活动的研究》

结题报告

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 陈瑛

  • 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机构要构建以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根据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的、整体的体验,来生成课程内容。在课程的实施中,主张教育者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为主,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丰富幼儿活动的经历和体验,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的家乡——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吴文化中的民间习俗文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继承并弘扬民族艺术,培育民族精神,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幼儿园地处农村乡镇,民间习俗文化较丰富,为了更好的在大班美工区开展美工活动,因此决定研究苏州民间习俗文化在美工区的应用。农村丰富的民间习俗文化为幼儿园美工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幼儿教育。尽最大努力挖掘民间习俗文化,以具有民间文化气息各种节日及特色饰物的为切口,开展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美工活动,实现美工区美工教学活动从学科本位到成为幼儿主动创造活动的转变。为更好的开展民间习俗文化在美术活动中的开发与运用,利用民间习俗文化针对大班的美工活动展开研究,开展个人小课题《以苏州民间习俗为题材,开展大班幼儿美工活动的研究》。

  • 概念界定  

民间习俗:民间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

苏州民间习俗: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从春秋时期伍子胥奉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城以来,积淀有二千五百年的古老文明。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苏州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中文化及别有情趣的民间习俗。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苏州也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庆祝活动,如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十二“虎丘花朝”、三月“谷雨三朝看牡丹”、上元(清明)“山塘看会”、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端午“龙舟竞渡”等等。

大班:幼儿园里的最高班级(对小班、中班而言),由六或七周岁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幼儿美工活动:是3-6岁的学前儿童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和欣赏活动,幼儿美术作品表现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审美追求。美工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剪、折、粘、贴等综合性的手工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眼、手、脑的协调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自主精神,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审美能力,并有助于形成耐心细致、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格。

三、理论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大自然为孩子学习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感受阳光雨露、山川河流的美好,在观察花鸟树木、玩沙玩水中体验到自然的奇妙和探究的乐趣。”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他强调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解放时间与空间,充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让幼儿在充分感知、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遵循这一规律,结合我园实际,我从幼儿兴趣需求出发,挖掘幼儿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展适宜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美工制作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纲要》还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新《纲要》解读第一部分也提出:“把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能让幼儿从人们的生活中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从而使幼儿产生对社区文化、本民族文化乃至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显然,我应该选择民间习俗教育内容,让孩子感受苏州习俗美术的魅力,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 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研究目标
  1. 感受苏州民间习俗文化,创设苏州民间习俗氛围,激发大班幼儿对民间习俗美工活动的兴趣。
  2. 充分挖掘苏州民间习俗内容,大胆拓展课程范畴,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活动内容。
  3. 通过幼儿对苏州民间习俗美工活动的开展,进行多元评价,激发幼儿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4. 通过研究,教师提升专业素质,提高教科研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幼儿民间美工活动。
  • 研究内容

1.营造苏州民间习俗文化氛围。如:组织孩子们观看苏州民间习俗视频,倾听手工艺家的故事,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班级创设更炫“民族风”环境,。开辟“欣赏墙”,引导他们自由欣赏、自由触摸、自由感悟;展示幼儿作品,欣赏着同伴或者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油然而生。开设“民间工艺坊”游戏区,分成四个区域:“彩绘区”、“编织区”、“纸艺区”“刺绣区”,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材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和审美情趣。

2.挖掘、整理、筛选、整合周边民间手工艺资源,形成适合大班幼儿操作的民间美工活动内容。活动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民间美工活动案例,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与环境创设、区域活动、游戏活动、日常活动及家长工作等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3.创设班级作品展示区。鼓励幼儿自评与互评,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又提升欣赏、评价美的能力,并在活动结束后,有意识地将体现幼儿成长轨迹的作品和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建立作品档案,还可以利用幼儿作品进行区域游戏或美化环境。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熟悉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过程,摸索民间美工活动的相关策略。在进行相关美工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观察、了解幼儿,在指导过程中,要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活动后要积极反思,将经验总结起来。

五、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1.文献资料法:通过多种渠道从有关文件、材料获取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搜集有关苏州民间美术教育方面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合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方面的内容。

2.行动研究法:注重应用性、实践性的探索研究,注意收集反馈研究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将课题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3.个案研究法:选取幼儿、教师中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了解开展课题研究与师生成长的关系。

4.经验总结法: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对积累的有关苏州民间美术教育的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努力提升出相关的理性认识,力求找出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理念和策略。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6.3——2016.8)

教师根据主题收集并鼓励幼儿以及家长收集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民俗特色美工教育的资料与素材。

第二阶段(2016.9——2017.8)

欣赏如正月十五“闹花灯”、二月十二“虎丘花朝”、三月“谷雨三朝看牡丹”、上元(清明)“山塘看会”、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端午“龙舟竞渡”等苏州民间习俗活动的视频资料,感受民俗文化, 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和活动兴趣。

第三阶段(2017.9——2018.4)

1.利用园本开发的民俗资源和幼儿园富有苏州民俗气息的艺术教育活动环境,结合民俗活动,开展 “我最喜欢的民俗”主题美工活动,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2.做好总结工作,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总结。

七、研究措施与成效

(一)环境浸润悦情趣

《指南》提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组织孩子外出参观、体验,创设充满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引领孩子徜徉在民间艺术的海洋里,如同春雨润泽孩子的心田,激发他们对民间手工艺的审美情趣,感受苏州民间艺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萌发了民族自豪感。因为条件有限,我不能带领孩子走出幼儿园,实地参观有关艺术场地,但是我组织孩子们观看苏州民间习俗视频:如桃花坞木刻年画、刺绣等民间手工艺,感受着家乡生生不息的民间文化,倾听手工艺家的故事,给孩子们无穷的艺术享受,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班级环境创设更炫“民族风”,彰显了民间艺术的特色。开辟“欣赏墙”,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将共同收集和制作的民间美工作品一一展示,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引导他们自由欣赏、自由触摸、自由感悟。有竹编篮篓、穿编布艺、刺绣名品、石头彩绘、十二生肖剪纸等,写意出浓郁的家乡艺术氛围。孩子们的作品虽然稚嫩粗拙,但是可爱灵动,老师只要通过提供相应的背景或者底板将它们巧妙地组合,精心布置,也是绝妙的环境熏陶和影响。比如,我将孩子们的剪纸作品张贴在苏州园林风格的镂空窗格里或者做成花瓶、拱形等博古架图案上,亦是纸艺艺术天地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孩子们欣赏着同伴或者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油然而生,更是感觉到自己也是这美好环境的主人之一。游戏区也蕴含着浓浓的家乡味—“民间工艺坊”,分成四个区域:“彩绘区”、“编织区”、“纸艺区”“刺绣区”。这里民间艺术的氛围更为浓厚,并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有供欣赏的作品,有供操作的材料,还有供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和审美情趣。如彩绘区域中以五颜六色的脸谱、美轮美奂的宫灯、变化多端的纸伞为主要内容进行装饰,制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纸艺区无论是古朴艳丽的民间剪纸,还是花样繁多的巧妙折纸,富有创意的立体制作,美轮美奂的纸花组合,或张贴在墙上,或悬挂在走廊,或放置在橱柜,这一切都能在孩子们的面前自然呈现,孩子们耳濡目染、亲密接触,享受着一场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编织区和刺绣区的材料也琳琅满目,无不透出一种无形的美,艺术美感的激发就在润物无声之间。

(二)甄选内容谱新章

我在充分挖掘周边民间手工艺资源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理、筛选、整合,形成了适合幼儿操作的民间美工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生活中寻找各种编织物,如:毛线编织、网兜、中国结等。当然这些编织物并不是孩子都能学会制作的,于是,我将这些物品中所蕴含的编织技巧加以梳理,得出:穿、缠绕、编、结艺四大类。由这4类技巧衍生出幼儿可操作的活动。如绕相框、包粽子、编网兜、制作简单的中国结等等。并结合传统节日、季节特点等因素,将相关的编织活动内容渗透到各个主题中,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编织活动。再比如刺绣,大班则开始尝试布绣,孩子们专注的神情常常令人感动不已,一个个俨然成为了“小绣娘”。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民间美工艺活动案例,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与环境创设、区域活动、游戏活动、日常活动及家长工作等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并将活动与幼儿园课程有机渗透,通过不断的设计——实践——反思——调整——再实践的过程,创新了许多民间美工活动。在审议、筛选、渗透活动内容时,我从以下方面来考虑。第一,选材是否符合年龄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动作发展等;第二,是否结合主题活动内容,与课程整合;第三,是否和幼儿发展目标相吻合;第四,活动设计是否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等。在活动中,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讲解示范、步骤图示、视频欣赏等等,多方位调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中我更关注孩子的主动探索学习,欣赏孩子们的创新方法,关注大带小的互助合作,还开展对幼儿个案的追踪探究等。最后精选活动案例,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反复推敲验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从区域活动、游戏、日常生活、环境创设、家长工作等方面补充活动建议。同时收集整理活动开展的准备材料,包括图片、PPT、课件等,编制资料目录,充实资源库。

(三)多元评价巧赏识

    积极评价是孩子不断努力学习的催化剂。因此,幼儿探究过程中,给予积极评价,用赏识教育来肯定孩子创作中所蕴涵的价值,使他们在获得经验的同时更加有创作的欲望和热情。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评价、欣赏作品,既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调动了创造美的积极性,从而体现了活动的真正意义。

1.注重幼儿自评与互评

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幼儿活动作品及制作过程的指导手段,也是集思广益、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活动的评价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的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有助于促进自我发展。在作品展示评价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之间的互相评价。由其他孩子来评价,这是对自我评价的补充。让幼儿积极参与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交流技巧,培养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交流,更能了解彼此的兴趣,更容易沟通情感,更能读懂其作品的内涵。由于幼儿的水平有差异,教师不能用同一种标准和期望要求每一个幼儿,而应充分理解幼儿的作品和创作心理,了解幼儿的创作语言,读懂幼儿的每幅作品。

2.建立作品档案

    这也是一个可供选择的重要方法,即有意识地将体现幼儿成长轨迹的作品和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建立作品档案,体现幼儿的成长轨迹。这些资料一方面为幼儿发展评价提供原始真实的信息,另一方面教师运用这些信息既可以进行纵向比较评价,也可以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在了解幼儿个体的同时,关注幼儿在总体中的位置。作品档案不仅对于幼儿的发展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选取活动内容与方法的适宜性。

3.作品展示,美化环境

    我在班级创设了作品展示墙,每次幼儿学过的作品都会展示在这面墙上,这无形间也是对幼儿作品的正面评价。看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呈现,孩子们的有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还利用幼儿作品进行游戏或美化环境,如:折的衣服玩角色游戏;语言区里的动物指偶、头饰也是孩子们的杰作;走廊上、墙面上的装饰都有幼儿创作的痕迹,给他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给幼儿作品进行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幼儿对民间手工艺的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成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4.渗透家长评价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美工活动的评价中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形式。在对家长开放的活动中、亲子活动中以及在为幼儿建立档案时都可以运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运用这样的评价形式,一方面能让家长关注到自己孩子在活动中的发展,从而发现幼儿一点一滴的成长,肯定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幼儿与家长的交流,使幼儿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希望,从而增强参与活动的信心和愿望。

   (四)教师磨砺促成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了我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在指导美工活动中,要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美工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在每次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对民间美工进行深入地了解,收集多方位的材料,反复操作,选择最适合幼儿的教育素材,最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激发了教师自身的求知欲。

    通过研究,我也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方法,熟悉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操作过程,不断丰富了教育经验,摸索了民间美工活动的相关策略。我认真总结思考,不断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相关的论文发表、获奖,并在昆山市微信课题研究展示暨“十三五”课题联合开题活动中展示了《大班美工:鸭蛋兜兜》,获得了好评。

八、研究后的思考    

1.大多数民间习俗手工艺都比较复杂,对大班幼儿来说,操作起来存在难度,教师应更深入研究如何用简化制作步骤、使用替代材料等方法,开展更适合大班幼儿进行的民间美工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苏州民间习俗的魅力。

2.任何课题研究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教师应该重过程,轻结果。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多从孩子的发展需要与兴趣出发,相对弱化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教师应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深入贯彻《纲要》、《指南》精神,丰富幼儿艺术教育理论知识,使自身专业水平得到升华,创造性地开展幼儿民间美工活动。

九、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

2.李季湄,冯晓霞.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读[M].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13.

3..国家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