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发文时间:2017年08月27日  发文作者:系统管理员

《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  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由于地方性的美术教学资源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立足于本土适应本土民间民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且本地孩子对地方资源了解深刻、接受便利,因此发掘地方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开展此项课题研究:

    1.是贯彻《纲要》、落实《指南》精神的需要

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充分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应引导孩子们运用审美的眼光,寻找生活中的素材,运用多种美术手段来美化周围的生活世界,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同时,在《指南》中也提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艺术活动。”可见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参与创作、想象的链接,从而激发他们浓烈的创作兴趣。

    2.是实现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的需要

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是: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我们知道幼儿是用感官和双手来探索世界的,是通过颜色、声音和形状来认识事物并激发情感的,教育正是要利用好幼儿这一天性,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能培养感官的敏锐和心灵的敏感。只有在真实情景中感知真实事物,并由此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才有助于幼儿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提高艺术表现的能力。

3.是幼儿获得发展的需要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美术教育对幼儿潜能的开发具有的积极作用为现代教育所公认。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都体现为具体的、可视的、有一定空间形式的实体,与幼儿的思维特点最接近。美术也是孩子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情感表达与交流的独特语言及个性的表现。

二、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地方资源”和“幼儿美术活动”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本课题中的地方资源是指:本地区范围内所拥有的一切可用于美术活动的各种物质(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

幼儿美术活动:指以幼儿的生活和美术活动经验为中心,以幼儿独特、新颖的作品表现为内容,借助多样活动形式,整合多种美术表达方式来创造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使幼儿大胆表现与感受美,提高幼儿自我探索的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

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将具有张浦地方特色的资源(包括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运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本园的地方资源特色,更好地满足幼儿实际发展的需要,发展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满足幼儿美术活动的需要。

    三、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蒙台梭利强调,幼儿只有在一个宽松、自由、有序、生机勃勃、愉快的环境下,才会喜欢并且主动创作,才会无拘无束大胆地表现自己。在多种美术材料的支持下,幼儿的创作情绪能够始终保持愉快,自始自终都对活动保持着热情,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随之不断增强。主张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材料,这样幼儿的活动兴趣高涨,在创作中不知不觉地促进其发展。

意大利瑞吉欧学校中的幼儿教师强调鼓励儿童利用各种形象来进行创作和表现,强调儿童表现的多种形式,而不仅仅是技能。同时强调,而他人使用各种艺术材料和工具并不仅仅是在进行艺术的工作,实际上这些活动也是儿童整个学习过程和认知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们可以用“一百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创新之处:以儿童发展为本,利用地方资源,开展一系列美术活动,使幼儿园课程回归自然,回归生活。

四、研究的价值

美术教育对幼儿成长和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从我们获得的信息来看,国外对美术教育活动十分重视,并以审美和创造为主,将美术和心理学、教育学相结合、成为一种以美术施教,借美术来培养人的智力、情感、个性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本研究强调美术活动中地方资源的充分运用,使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多通道打开,打破原有模式重新构建幼儿美术活动。

1.从我园的角度来说,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能不断完善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园园本美术课程,从而为我园的美术特色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2.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帮助教师成长,促使其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3.从幼儿的角度来说,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能够提高孩子审美的情趣,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从而促进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4.从推广的价值来说,本研究强调美术活动中地方资源的充分运用,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创造,激发幼儿对美的向往,培养幼儿创作的乐趣。

五、理论依据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因此,我们设想通过观察、研究、操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将一年四季的各种瓜果蔬菜、植物种子、农作物;湖里的贝壳类、鱼类等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人文资源转化到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美术活动之中,让幼儿美术活动变得更绿色健康,更具有操作性,同时使幼儿感受并喜爱我们地方资源的美。

六、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开发利用地方资源,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建立内容丰富的资源库,提高教师具备运用身边的素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能力。

1.有效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开发地方资源,创设班级美术材料资源库,为实践活动提供保障。

3.提高教师具备运用身边的素材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能力,拓展园本课程内容。

七、研究内容:

子课题一:探究自然资源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大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从本园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原生态的自然资源,构建幼儿美术活动。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我们借助张浦的地理优势有:三家村的十里桃园,上昆氏的千亩梨园,姜杭的八卦村、蓝莓园等,这里得天独厚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自然环境,还有我们最常见的稻草、玉米皮、柳条、竹子、芦苇、果壳种子石块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子课题二:探究社会资源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充分挖掘生活中低成本的材料,如废旧材料、生活材料等,引导幼儿进行加工创造,充分让这些资源在美术活动中发挥价值。

子课题三:探究人文资源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中国民间美术在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充分利用我们本地的一些民间习俗开展相应的美术活动,并让一些剪纸、泥塑、编织等民间传统艺术走进幼儿,让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传统文化和我们现代美术教育元素相结合,提升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八、研究对象:本园小、中、大班幼儿

九、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国内外美术课程的研究理论、现状、发展趋势、方法等,通过教师们的集中讨论,对这些理论进行切合本园实际的筛选,形成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调查等方法了解目前已运用于美术活动的一些地方资源以及幼儿对这些资源的了解和认识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资料保障。

3.行动研究法:将日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改进、调整方案,并进行教师指导策略的研讨、总结,交流阶段研究成果。 
    4.观察记录法:结合课题实施情况,针对某一次活动、某一幼儿进行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案例、心得交流、撰写反思、论文等方法手段收集研究资料,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结论,指导课题实施改进。

    十、研究步骤与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日剧增。本研究主要是从改变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入手,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促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感官刺激,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美术活动的兴趣。

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6.3~2017.3)制定计划草案、申报该项、学习有关理论,研究课题,启动方案,搜集积累资料,结合本园实际,着手开展研究,成立幼儿园课题研究指导小组,由园长亲自带领,骨干教师分担课题研究任务,教科研主任和年级组长负责理论研究指导和组织协调,并邀请专家指导、开展课题研究人员培训。  

   (二)实施阶段(2017.4~2019.12)

第一阶段:初步实施阶段。召开课题专家论证会;邀请专家定期指导,全面开展研究,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深入研究阶段,以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为中心,以美术展示等活动为重点,全面开展富有特色的美术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创建特色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总结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  

(三)总结阶段(2020.1~2020.12)形成课题成果总结,供上级教科研领导及专家鉴定,完成课题研究结题。

    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订教科研活动各项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园内骨干教师带头示范,全园教师人人参与。

课题组组长:范萍
    课题副组长:张莉 李晶
    课题组核心成员:周秋英、诸思琴、周佳明、陈喜月、王怡、曹梦婷、王晓红、陆英珠、张洁、张思敏。  

十一、可行性分析 

(一)本课题组成员研究能力分析:   

    1.本课题从选题到结题,我园将聘请市教科室主任专家担任课题研究的顾问,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2.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来自幼儿园的不同年级组,都是幼儿园的一线骨干教师。其中园长在教育教学及科研方面尤为出色,参加了“九五”“十二五”期间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核心成员都从事了多年的幼教工作,参加了昆山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过程,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资料来源,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本课题研究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充分:  

    1.幼儿园有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教科研资料和设备齐全、科研手段灵活多样,这些都为课题的正常研究提供了保障。  

2.围绕该课题的研究,本园全体老师已经开展了认真的理论学习、广泛的交流研讨、进行了初步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撰写相关的教学反思,努力积累有关的资源素材和教学案例。本学期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专题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使美术教育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  

(三)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提供了相关的保障。  

    1.研究资料的获得: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研究资料,联系了一些美术教育有突出成果的幼儿园开展交流学习,阅读相关理论专著。  

    2.研究经费的筹措:幼儿园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科研作为全园教师潜能开发的“项目工程”来抓,在经费上也将给予充分保障。  

    3.研究时间的保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各自开展行动研究:分组活动(听课、评课、交流教学心得等);专门辟出课题研究的专用时间(研讨课、专题研讨交流、理论培训等)。学校统一管理,教师写作研究,有实践、有交流、有总结。  

    十二、预期研究成果

    1.幼儿美术活动成果展示;
    2.幼儿园园本课程集;
    3.教师优秀论文集;

4.幼儿创意美术作品集;
    5.《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6.美术材料资源库(实物材料、影像资料等)。

参考文献: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幼儿美术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美术与幼儿美术创作》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