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发文时间:2014年02月28日  发文作者:张浦二幼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美的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昆山市张浦第二幼儿园  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美术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有利于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是幼儿园课程中基础的教学活动。而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活动,其实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其具有的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其功能是可以使幼儿将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美的印象,通过绘画、美工等操作性活动的进行,加深幼儿对美的理解,发展幼儿去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幼儿创造性运用美术技能、技巧,尝试大胆创作,让幼儿的技能获得成为表现美术创意的有力手段。

《指南》中指出: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学前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或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他们先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审美客体有情感的感知,伴随审美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再经过技能运作与材料的互动,创造性地用作品来传达内心的活动。因此,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为孩子产生创作灵感提供了保证。

为此我们确定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美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试图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站在幼儿的角度,研究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在美术技能获得、材料运用和教师有效指导的过程中创造美,形成我园的美术研究特色,从而不断推进我园美术活动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与价值意义

教育家艾斯纳认为: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的美术能力并非自然成长的结果,而是通过教师设计的有益于儿童的技能获得和经验表达的课程的学习结果。它的目标在于发展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其创造具有美感和表现性的美术作品。从艺术史来看,审美和艺术活动始终是人类活动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幼儿所特有的不受客观世界规则所约束的想象力,使他们具有独特的创造天赋。

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

  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其作用是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康成长。”

一些科学家他们认为:只有绘画的训练才是形象思维的突破点。从而促进分析、推理的能力及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感受力,幼儿在美术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幼儿园美术活动将幼儿带入一个丰富多姿、异彩纷呈的美的世界,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使他们从感觉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获取真、善、美的熏陶,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认识自身价值,引导儿童去感受美创造美,形成健康的人格,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也正是我们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三、课题的界定

概念界定:

幼儿美术:幼儿美术是36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幼儿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循幼儿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美术欣赏或美术创作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

  创造美:把美术活动作为一种表现手段,通过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美的体验,经过想象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性地表现出来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目标

1、以美术活动中技能获得、材料运用、有效方法使用为切入口,初步感受周围环境与美术作品中形式和内容的美,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2、引导幼儿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通过各种造型要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对多种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

3、从美术教育着手研究,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积累有效的指导方法,推进美术活动的系列研究。

五、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美术活动中技能获得的研究》

《美术活动中材料运用的研究》

《美术活动中有效指导的研究》

2、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科学研究相结合,创造性的运用理论来发现并解决美术教育中的实际关系。根据教育实践的动态流程不断充实或修正方案,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研究。

文献学习法:通过多种渠道查阅并获得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搜集有关美术教育方面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将课题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经验总结法: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对积累的美术教育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定期进行课题阶段小结,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认识成果进行汇总。

六、课题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个案、实践课等成果集;科研版园刊;PPT形式的阶段成果汇报等音像资料;课件汇集。

七、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3920141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成立了由范萍老师全面主持、负责,有张莉、周秋英、计良华、陆苏媚、陈瑛、宋洲洋、王晓红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制定好课题实施总方案。

2)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制订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每月集中一次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日常活动中每周每位参与教师开展一次课堂实践活动,每学期撰写一次经验总结。课题的研究做到规范化,系统化。

3)收集资料、确定子课题。在研究工作开始以前,我们课题组全体人员,首先进行广泛的阅读,收集有关美术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资料,为课题研究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分析和讨论,根据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总课题《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美策略的研究》下的3个研究子课题。

4)制订子课题研究方案,建立实验班。子课题负责人撰写具体的子课题实施方案。

5)课题组成员全面培训。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定期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关于美术教学的理论,组织美术教学研讨沙龙活动。学习有关专家、领导作讲座内容,安排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多途径的培训活动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

2、实施阶段(2014220171

在确定研究内容和具体分工之后,围绕课题进行认真的实验,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研讨,教学实践。

以课题为中心,加强讨论、教育实践、总结等各方面的工作,采用“学习理论、上研讨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探索美术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推动课题的深入开展。

2)开展课题研究评比、展示活动。

组织课题研究教学活动评比,对研究成效显著的教学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积极撰写相关论文参与市级以上论文评比。每学期结束都开展课题组子课题研究展示、汇报活动,对一学期的科研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切实提高研究的质量。

3)反思、总结。

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总结。一是活动总结,每次研讨活动后及时反思、总结;二是阶段总结,围绕子课题,每位研究成员写一份有质量的专题总结或论文。三是结题总结。各子课题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

4)日常教学活动、广泛运用。

将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渗透课题研究内容。

5)成果展示、课题推广。

将基本已经成熟的课题研究经验边实践边推广,利用半日开放活动、市全员培训等机会向幼教同行展示。

3、总结阶段(2017220187

(1)整理实验教师日常研究有质量的活动设计、案例,编写美术教学游戏化研究教案集。

2)将课题组成员的获奖论文、教学设计以及案例等进行整理、编撰《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美论文集》。

3)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4)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美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5)填写课题结题申请表请课题管理机构和专家验收鉴定。

八、课题组织

  课题研究主要成员

1)课题组组长:范萍

2)课题组副组长:张莉

3)课题组核心成员:周秋英、计良华、陆苏媚、陈瑛、宋洲洋、王晓红

4)课题组成员分工:

范萍:全面负责课题的研究进展

张莉:

1)负责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研究报告。

2)负责制定课题的实施计划,组织课题成员讨论研究,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

3)直接参与课题的实质性研究,并负责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小结。

周秋英、计良华、陆苏媚、陈瑛、宋洲洋、王晓红:

1)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的具体实施。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课题研究课的设计组织、开展情况记录、幼儿观察记录、幼儿作品、照片等)

3)及时进行讨论汇总,做好课题实施工作的记录和评析工作。

4)参与课题实施方案、课题阶段性小结、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参考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幼儿美术教育探索与实践》、《幼儿园课程研究与实践》、《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等。